《文心雕龙》疏句读之二

作者:贵食母日期:2019-11-25浏览次数:6429

扫描二维码在移动观看

《原道》之二

作者 梁/刘勰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乎八卦 ,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


鉴赏:



1、人文之元,肇自太极:

这是第二段的开首的句子,正是接续“有心之器,其无文欤?”而言的,从而进一步叙述了圣人为“文”原道的情况。刘勰举出了从远古时代的圣人先王,同时也特别强调了中古时代的圣人周公,近古的圣人孔子的原道的情况。特别是孔子,他推崇之极。这句话通用的解释是“人类文化的开端,始于宇宙起源的时候。”,这样的解释似乎没有什么不对的。然而这样的解释是非常模糊的,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人文”应该接续“有心之器,其无文欤?”而言,是“人为文”的意思,说“人文”为“文化”也可,但似乎不够精确。“太极”按照《系辞传》的说法“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挂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很显然“太极”是“两仪”、“四象”……“大业”以前的事情。没有“两仪”以后的事情的“太极”自然宇宙也就一片混沌,天地不分了。天地不分即没有万物,更谈不上人的存在,为什么文化还“肇自太极”呢?依据刘勰为文的精准特点,他不可能产生这样的疏漏。因此这个句子应该解释为:“人们写文章的开端,能够写到天地之始。”那个时候,虽然没有人类出现,尚不能成文,但是按照 “自然之道”与“无识之物,郁然有彩”的观点,后来的人类能够成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自然之文之元,肇自太极。”按通用的解释就可能准确了。


2、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很显然,刘勰很推崇《易》,如果《易》的产生正像历史所记载的那样,毋庸置疑,在上古的那个时代还真是唯有《易》是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也就是他所说的“宗经”的“经”了。虽然这种理论还以“画”的方式呈现,说明还很简单,但是正是有了这样的《易》才使得文王与孔子有了以后的创作。


3、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庖牺即伏羲,传说中的创世之神。司马迁的《史记》是从炎黄开始写起的,并不是从伏羲开始的。伏羲由创世神到上古的第一帝的形转始于班固的《汉书》,班固的《汉书》把记叙的时间提前到了伏羲时代,在那以前伏羲只是神话记载与传说。伏羲创世的神话是伏羲与女娲是兄妹,人首蛇身,两人结合而生四神,四神造就万物生。后来有了盘古开天辟地之说,然后将伏羲的神话传说一部分转移到盘古中,伏羲也就落实到具体的帝王,因此才有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说法,其中三皇之首位就是伏羲皇。于是伏羲皇的功业也就更贴近于人所创造的功业:“继天而王”、“作八卦”、“造书契”、“作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供庖厨”等,而“一画开天”之说也就顺理成章了。后来孔子作的《系辞传》有“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还说:“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然后庖牺氏没了,神农接着出来了。这大致说明能“庖牺画其始”,不过他画的“离卦”应该是肯定的,至于其它的七卦是否都画了,没说,不敢肯定。刘勰在此篇里说“庖牺画其始”是用以说明圣皇伏羲“原道”而创造了足以引人尊崇的“经”——《易》,这就是此篇后面所说的“道沿圣以垂文”。从“庖牺画其始”至“仲尼翼其终”是说《易》成为周备“经”的过程。这个过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文王患忧,《繇辞》炳曜 。”阶段。《易经》成书有“历三古,经三圣”说法:其分别为上古、中古、近古,所对应的圣人就是伏羲、文王、孔子。伏羲创制了卦象,文王写了“繇辞”,而孔子做了《十翼》,这就是“仲尼翼其终”的“翼”字的作用。刘勰不是专门考证《易经》出处的,他是征引了在他以前大多数人的说法。《论语》记载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按此说,孔子外出学礼,先到杞、宋两国。宋国是商人的发祥之地,殷后裔的封国。自西周以来直至春秋晚期,仍保存着殷商的典章礼仪制度,曾一度成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孔子到宋国学礼,但因文献不足征,而仅得到《乾坤》阴阳卜诬之书。得到《乾坤》的孔子并没有像其他的人那样将之束之高阁,而是认真研读,终于有一天创制了《乾文言》与《坤文言》,可见孔子研《易》并非像他说的是五十岁,而是周游列国之后的事情,可能年龄更大些,读一读《乾文言》与《坤文言》你会觉得除了明白了乾坤之道外,文辞非常美。这就是刘勰说的孔子沿道写经的过程。


4、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

关于“言”,刘勰在《练字》里说:“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集字成文,这是“言”和“文”的关系。在上一段里他又说了“心”与“言”的关系“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这就等于把“心(情)”、“言”与“文”有机地联系来起来,构成紧密的链条。心生情要变成“言”,圣人就是要把“言”变成“文”,然后天下才会有文明的出现。这里他所说的“言立而文明”是符合“自然之道”的。“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这就是刘勰所讲的必须“原道”、“宗经”和“征圣”的总的概括。在他的整部书中,“文”出现了三百三十七处,在不同的文句中“文”则含有不同的义涵:一类是指文学、文章、文化、学术;第二类是指作品的修词、藻饰;第三类是指一切事物的花纹、彩色。那么我们可以不可以把“言之文也”的“文”理解成“文”的第二类义涵呢?有些牵强,我看不是不可以。在《情采》篇里刘勰说:“老子疾伪,故称 ‘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我们可以辑录一些看看是否精妙,老子说“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等。因为这一篇是刘勰的《原道》篇,而本句的上一句说《乾文言》与《坤文言》的。在上一句的解释中我已经说了两个文言的“文辞非常美”,在此也可以辑录一些比较一下美不美。《乾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合起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还有“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可以说《乾坤文言》是最美言辞的集合体,读之令人不能禁止,这也就是孔圣人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了吧。


该段由说《易》引论,后又集中在了孔子的《十翼》之上,因此前人文豪对“天地之心哉”的注解为“《易经·复卦》中‘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是相当贴切的。这不仅区别了上一段的“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的“天地之心”,更确切说明了刘勰所尊崇的“自然之道”的重要性和深入的释义。《复》卦为一阳五阴,其中一阳在始——初九,它紧跟在《剥》卦之后。《剥》也为一阳五阴,但这个阳爻在上位——上九,两者互为反卦。我们可以结合月建来理解《剥》与《复》之间的关系转化。在一个卦体中,凡阳爻去而阴爻来称为“消”;阴爻去而阳爻来称“息”。五月建午,一阴消一阳,卦转由四月(巳)的《乾》变为《姤》;六月建未,一阴又消一阳,《姤》变《遯》;七月建申,一阴再消一阳,《遯》变《否》;同理八月建酉,《否》变《观》;九月建戌,《观》变《剥》;十月建亥,阳被《剥》尽变《坤》;十一月建子,一阳息一阴,《坤》变《复》……再到阴被息尽卦转为《乾》,循环往复。《序卦》说:“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穷上”就是把《剥》卦的上九爻消阳,使卦画变《坤》;“反下”就是《剥》卦的上九爻反复到《坤》的初六爻,使初六爻变为初九爻,这就是《复》卦。所以《复》卦次《剥》,而不是次《坤》。这充分体现了《易》的时序性,也就是《乾文言》说的“与四时合其序”,其中从《剥》到《复》还体现了物极必反的自然之道。初步知晓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可以探究“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说得是什么了。这句话是《复》卦《彖辞》里一句话。《彖辞》是解释《卦辞》的,有总结、概括、断定的意思,就是判断一卦之吉凶的,相传也为孔子所作,是《十翼》之一。其原文是这样的,“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其大意是为:复卦好,之所以好是因为阳刚返回了。下卦震,为动,上卦为坤,为順。《坤文言》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之说,所以彖辞说“动而以顺行”,动而順还体现在不遽迫和有朋友(指志同道合的)来帮助上,这些都做到了那么就没有灾咎了,言外之意就是能够达到亨通成功。四季循环,阴阳交替,这就是自然之道的反复。从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到十一月的成《復》卦,正好是七个月,因此说天道的运行的法则是七日来复。由于阳刚之道渐渐增长,所以有利于我们前往(去做)。復卦显示了天地生生不息,造化万物之心。可见“天地之心”就是天地运行的规律和法则,即所谓自然之道。天地之心是人眼所不能见的,只有当天地之心落实到生成万物时候,才由万物的生生不息中被我们观察和体会到。因此《復》卦是落实了“天地之心”后的“德”,“天地之大德曰生”,《復》是为天地之大德。当一阳来复时“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復》本属“德之本”,其德行为“小而辨於物”,其德性为“复以自知”。《復》对自然来说能生万物,育群品;对人心来说内圣外王;对人事来说利有攸往。总之,刘勰用《復》卦《彖辞》“天地之心哉”来征引说明“言之文也”可见其用“经”何其恰如其分。


5、河图孕乎八卦 ,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

河图、洛书传说很多,什么时间河出图、洛出书的,又是谁得到了河图洛书说法也很多。汉儒倾向于河图授予了伏羲,洛书授予了大禹。上古伏羲氏时,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大禹时,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河图与洛书的作用刘勰已经说得很明白了,那就是伏羲用河图创制了八卦,大禹用洛书制定了九畴。伏羲创制八卦可见于《周易·系辞下》,大禹制定九畴可见于《尚书·洪范》。八卦不等于《周易》,《周易》之前还有《连山》、《归藏》,《连山》为神农时代的筮书,神农也称“连山氏”,《归藏》为黄帝时代的筮书,黄帝也称“归藏氏”, 夏用《连山》,商用《归藏》,据此可能夏制定了《连山易》,殷商制定了《归藏易》,神农与皇帝的传说不大可信,如果《连山》、《归藏》为神农与皇帝时期创制的话,夏与殷商为何分而用之,不合用或者以一个为主而运用呢?文王被纣王囚禁在羑里,文王因此而研《易》而创制了《周易》,文王研的这个《易》就应该是《归藏》。《连山》与《归藏》已经失传。“九畴”就是指治理天下的大法,分为九类: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又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飨用五福,威用六极。以上记录了这些事情的书都是圣人原道而成的经。


“天地之心”落实了下来,圣人伏羲、神农、皇帝、文王、孔子等因而依天之道而行经。因此“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用以说明“河图孕乎八卦 ,洛书韫乎九畴”。 王嘉《拾遗记》说,尧在水边得到玉版,上有天地图形。《河图玉版》是汉代谶纬之书《河图》中的一种。《尚书中候握河纪》中说,黄帝时黄河出图,洛水出书,是“赤文绿字”,《尚书》多伪篇,且这样的记载与本书的《洪范》篇相矛盾。按照刘勰《正纬》的观点来看,他不会引用“谶纬”来做正面例证的,因此“玉版”应该是指“重要的典籍”而不是指“尧在水边得到玉版”之事。“ 玉版金镂”指其质,“丹文绿牒”煊其彩。这正好符合刘勰的“文附质也,质待文也。”的主张。次此句之后的“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更确切了“复天地之心”落实下来后的情况。


6、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

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仓颉最初造字是按照鸟兽之行迹来画形的,他观察到根据鸟兽的行迹不同可以知道鸟兽的种类,受到启发,画形而区字,但是这时还不叫“字”,应该叫“文”,就是画纹理。然后通过“文”,加以会意、形声孳生推演,使文字增多,这个时候就叫做“字”,以后称为“文字”。仓颉是皇帝的左史官,那时候还在结绳记事,皇帝命他造字,于是他就造了字。文字的产生对于人类意义非常重大,它由文化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仓颉造字被记录得惊天动地,说: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谷子像雨一样哗哗地降下来,吓得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来,何等壮观!刘勰用“鸟迹代绳”来说明文字的出现,文字一经出现必为“始炳”,昭彰于天下,文明于人间。


7、炎、皞遗事,纪在《三坟》:

这之后到这段的结尾都是刘勰按时代不同而列举的典籍,直至说到孔子为止。梳理一下《三坟》我们就可以知道它说了些什么,对应的时代和圣人。


山坟——天皇——伏羲——连山易——言君、臣、民、物、阴、阳、兵、象。

气坟——人皇——神农——归藏易——言归、藏、生、动、长、育、止、杀。

形坟——帝皇——皇帝——乾坤易——言天、地、日、月、山、川、云、气。


这里“炎”指神农,“皞”指太皞伏羲。省略了皇帝是为了字句紧凑,《三坟》里也有皇帝的记事自不必说。然而他也说这些时代(年世)太久远了(渺邈),文章的音色和文采(声采)都已经不容易见到了(靡追),也就是他说的“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8、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

这是顺延着“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针对“炎、皞遗事”时代久远而记录少的情况而言说的。次第到唐尧与虞顺的时代,这时的文章就兴盛了起来,记录也明显增加,文章的文采也有了光彩。此为刘勰所列举的第二个时代,属于文章发展的第二个层级。


9、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

这是说虞顺年代的事。要想了解“元首载歌”究竟是怎么一会事,那就不得不说一说《尚书·虞书·益稷》了。《尚书·虞书·益稷》是舜帝与禹、皋陶和夔之间的对话。舜帝问禹工作的情况,禹就向舜帝汇报了他治理水患,自己工作努力,启出生了也没时间看,与伯益一起给百姓送东西吃,与后稷一起教百姓播种,终于使百姓生活安定,诸侯国得以治理。禹还提醒舜帝要善于用人,亲贤臣,远小人等。舜帝给大臣们安排了工作,并接受了规劝。禹当然也不失时机地赞扬了一番舜帝,同时也想舜帝报告了尧帝的儿子丹朱所作的坏事。期间皋陶只是附和着问和赞,并没有多说话。而夔在他们对话期间没说话。对话完了之后,夔说开始奏乐、唱歌和舞蹈,这显然是大型的祭祀活动。文中虽然表现了舜帝、禹、皋陶与夔,但这是一场有所有大臣与诸侯主参加的大型祭祀活动。从对话和文中所述来看,禹不仅掌管治水功成,还负责官吏的考核工作,皋陶负责刑律征伐,夔主管礼乐。我们还可以看出舜帝让禹考察丹朱肯定有一定的目的,这时不大可能舜帝想还位于丹朱,而是看一看丹朱能不能成为祸患。“元首载歌”就是这场祭祀活动中所唱的歌。夔奏乐,舜帝唱:“敕天之命,惟时惟几。”这大概是领唱,就是给一场音乐起头。舜帝接着又唱:“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也唱:“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皋陶所唱的前一首是赞扬,后一首是提醒。可以这么认为“元首载歌”的“吟咏之志”就是颂赞和讽谏。


10、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

仍然在唐、虞时代。益(伯益)、稷(后稷)为舜的二个臣子,经常向舜提出建议。他们的建议分别被记录在了《尚书》里。向帝提出建议,就是敷奏。刘勰在《奏启》篇中专门对“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他说:“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汉之辅,上书称奏。”可见“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 益和稷是用说话的方式的,而不是用书面语言,能够记录下来的也只有第三者或者所谓的史官之类的人,但没有记录下来的比记录下来的更多。开启用书面语言来“奏”的是秦、汉时期,以后这种形式就延续下来了。他还对“奏”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他说:“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看一看伯益跟先前的舜帝和继帝位的大禹说了什么?《尚书·虞书·大禹谟》是一篇记录了舜帝、大禹、皋陶、伯益之间言谈政事,舜帝禅让帝位于大禹以及大禹征伐三苗的事情。舜帝总结了大禹的功劳,也赞扬了皋陶的功绩,并决定禅让帝位给大禹。大禹想辞让给皋陶,舜帝不允,终于让大禹在正月初一早晨,在尧庙接受帝舜的任命。然后舜帝又让大禹率众征服三苗。大禹三个月没有能够用武力征服,伯益给大禹献策,然后三苗七旬归服。伯益赞帝尧为“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谏舜帝“无怠无荒,四夷来王。”;给大禹出主意“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并举出了舜帝与瞽叟的例子,说:“至諴感神,矧兹有苗。”大禹听从了伯益谋策,当然最后成功地使三苗归服了。这里不仅有以下对上的“奏”,还有以上对下的“诏”和“策”,并且舜帝还告诫后来的继任者大禹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敷奏之风”的“风”有风气和形式的意思。





觉得不错,我要赞赏

赞赏记录:¥7.00(2次)
2019-11-25

平安

¥2.00
2019-11-25

火烧云

¥5.00
词友评论
双魚: 晨读雅作,收藏醒心。祝祺师父!
2019-11-26 08:53:13
平安: 太博学了!
2019-11-25 17:59:37
火烧云: 先生心得,不才还需慢慢品习。遥祝先生体笔双健!
2019-11-25 14:56:52
主办单位:中华诗词学会企业家工委会
京ICP备18058427号-1
投稿邮箱:zhonguoci@126.com 投稿审核时间:9:00-17:00
授权法律顾问单位:北京桂佳律师事务所
北京无戏天下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国词网
中国词网

微信扫码关注

网站建设:蓝杉互动

觉得不错,我要赞赏!

1元

2元

5元

10元

我要赞赏
注:您的赞赏,中国词网将收取30%用于诗歌公益活动和平台运营,70%将用于支持作者的创作。如果您已赞赏成功,但本平台未显示赞赏记录的,请将付款页面截图发至:zhonguoc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