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赶集

作者:泉城柳荷日期:2020-11-17浏览次数:1732

扫描二维码在移动观看

市井百态熙攘集,灯火繁闹不夜市。

最抚凡心烟火气,一方乡愁和记忆。


一直不太习惯家务和做饭的我,近来忽然喜欢赶集。


置身熙攘喧闹的集市,亲临应有尽有的地摊,身心悠闲地逛着,欣赏着,交流着,挑选着,伴着摩肩接踵引颈相望,仿佛找回了儿时的记忆,找回了那一缕乡愁。


这是在高楼大厦的超市所体会不到的独有的感受。


这是第二次来到丁澳大集了,这个集原来是在丁家庄,大概三四年前,延续多年的丁家庄集被取消了,市民不适应,反映强烈。丁澳大集是近期才开的,是恢复了原丁家庄集。一度,很多城市取消集市,取消夜市,取消露天的地摊,把人们都赶到楼里室内经营,让底层低收入群体望而却步,给市民带来不便,只是让城市更有靓丽的外表,更有“风度”,但这样一来,城市却失去了活力和人气,失去了独有的特色,也失去了应有的“温度”。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流动商贩、地摊经济,是一个城市的活力之源,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们,时时创造着城市的繁荣和繁华。城市不能只要高大上,也要容纳最底层。有琴棋书画诗酒花,也要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人间烟火,可能比光鲜的外表更重要。有人说:了解一个城市的最好方式,就是去看它的菜市场。克强总理讲,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国外亦然,欧美日等发达城市,迄今仍保留着集市这一古老生态,有定期的农夫集市,也有常设的市井夜市。现代化与“烟火气”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和谐相融。


集市,几乎贯穿了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更替和商业更迭,文化底蕴颇为深厚。大约殷、周时期,《易·系辞》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卖炭翁》中脍炙人口的名句“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就是对地摊经济的真实描述。一个地摊,创业门槛低,满足低收入群体,方便市民,又能展现当地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其优势非常明显。我们熟悉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为我们展现了宋代市井文化的繁华场景。


集市,是一个历史的传承。它方便了从古至今的老百姓生活娱乐,它是人流物流汇集的地方,是特色文化荟萃的地方,是情感信息交流的地方,是留住乡愁记忆的地方……



觉得不错,我要赞赏

赞赏记录:¥0.00(0次)
词友评论
主办单位:中华诗词学会企业家工委会
京ICP备18058427号-1
投稿邮箱:zhonguoci@126.com 投稿审核时间:9:00-17:00
授权法律顾问单位:北京桂佳律师事务所
北京无戏天下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国词网
中国词网

微信扫码关注

网站建设:蓝杉互动

觉得不错,我要赞赏!

1元

2元

5元

10元

我要赞赏
注:您的赞赏,中国词网将收取30%用于诗歌公益活动和平台运营,70%将用于支持作者的创作。如果您已赞赏成功,但本平台未显示赞赏记录的,请将付款页面截图发至:zhonguoc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