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复旦人:被诗占满的青春 | 五四传承·19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是诗歌的年代。复旦大学这一诗歌重镇稳稳屹立于汹涌浪潮之中,一代又一代学子走入、蜕变、离开。生命的火焰在诗歌中爆裂燃烧,青年大学生们激情昂扬投身于此,在那段岁月中留下灼烈的青春。

北岛第一次来复旦是在1982年年底,他受复旦诗社理事会成员景晓东的邀请参与了诗社的诗歌朗诵会。作为台上的特邀嘉宾,当主持人念到他的名字时,他站起身,举起手向学生们打招呼,场内响起风暴般的掌声,气氛十分热烈。

当时的青年诗人北岛的声名并不如现在一样显赫,对复旦的学生而言,这似乎只是一次寻常的诗歌朗诵会。他们同往常一样在相辉堂里充满激情地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一起倾听同龄人的声音,一起沉默,一起大笑,一起沉醉于这个诗神降临的夜晚。

20世纪80年代是诗歌的年代。复旦大学这一诗歌重镇稳稳屹立于汹涌浪潮之中,一代又一代学子走入、蜕变、离开。生命的火焰在诗歌中爆裂燃烧,青年大学生们激情昂扬投身于此,在那段岁月中留下灼烈的青春。

首部大学生诗选《海星星》

《海星星》是我国第一部大学生抒情诗选,经历整整一年多的编稿、审稿,几经筛选,于1983年12月通过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首印38000册迅速被学生们 抢光,后来加印至近八万册,这本诗集在复旦校园、在大学生诗坛里掀起了诗歌的狂潮。

出版复旦大学学生诗集的想法并非仓促决定。复旦诗社首任社长1983届经济系的许德民在任期间共出版了7期《诗耕地》。《诗耕地》是复旦诗社出版的诗刊,刊登当时复旦学子们的诗歌,其上登载了几百首大学生诗歌。与此同时,各类诗歌杂志上频繁出现的复旦诗社成员名字也不断给予复旦诗社成员自信,出版复旦学生诗集的想法水到渠成。

《海星星》得名于许德民的代表作《紫色的海星星》,诗中展现的生命情怀正是复旦诗社所要传达的大学生的思考。在《海星星》的后记中,编辑组把它比作一个两周岁的孩子——复旦诗社“手掌上捧献给你们(青年们)奶声奶气的礼物”。

1.jpg

▲许德民创作的诗歌《紫色的海星星》/摄影:李大武

《海星星》由许德民负责主编,在出版前的六期《诗耕地》和其他全国著名诗刊上复旦学子的作品中进行筛选,打印诗稿,或者手抄记录下来,随后与诗社理事会成员周伟林、胡平、韩云、孙晓刚、景晓东等人讨论确定诗集初稿。总名单最后需要经过复旦大学出版社以及校团委的审核,才能正式印刷出版。

许德民回忆,一再斟酌之下,复旦诗社最终选出了30位复旦大学青年诗人的作品,总计103首。

2.jpg

▲复旦中文系资料室收录的《海星星》/摄影:李大武

令许德民遗憾的是,一位名叫张珍的复旦女学生的诗歌在审核时被撤掉了。她当年退学与一位外国留学生出国,在复旦卷起了不小的波澜。无论许德民怎么努力尝试说服出版社,张珍的诗最终还是被删掉了。

诗集在爱诗的大学生群体中激起千层浪。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个女生寝室拿到《海星星》之后,晚上“像开朗诵会一样”,每人都读起了诗歌。诗友给复旦诗社成员们写信,讲到自己在读《海星星》时会手抄自己喜欢的诗句。在新疆、内蒙古边远县城的新华书店里,都出现过这本诗集。“80年代喜欢诗歌的大学生,几乎没有人没读过《海星星》。”许德民说。

生活被诗歌占据

在20世纪80年代,赛诗会是复旦最为火热的校级活动之一。1978年开始的赛诗会上,14个院系都会选拔出一支赛诗会的系代表队参加比赛,选送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歌参与评比。队伍人数从3人到8人不等,有创作者、朗诵者,也有啦啦队成员,分工明确。学生们参与积极性很高,有的院系甚至会选送两首以上的诗歌。

在许德民大一第一学期,大三的学长们就到班内“海选”,有意者需要提交一份自己的诗歌。经此许德民加入了经济系的赛诗队,他参加第一届赛诗会就凭自己的诗歌获得了二等奖。

第二年,1980年12月9日,在相辉堂,经济系的宋锋朗诵了许德民的诗歌《心灵的自白》。饱含激情的朗诵、极具感染力的诗歌震撼全场,如雷般的掌声响了20多次。许德民说:“我坐在台下浑身发麻、发抖,甚至不敢看身边狂热的同学。我被诗歌的力量震撼,从来也没有想到诗歌的感染力竟会那么强烈,那么激动人心!当时走道里站满了人,窗台上也爬满了人,整个相辉堂几乎要被学生的热情撑破。那夜相辉堂里狂风暴雨般的情景真是空前绝后。”

许德民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 :“每当回想起这一段生命中的华彩,我都会深深地悸动。诗的力量,滋润了我整个生命,也注定了我的一生与诗同行。”

许德民与他妻子郑洁是“以诗为媒”。复旦诗社与华东师范大学夏雨诗社经常交流,一次在夏雨诗社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上, 担任报幕员的郑洁给许德民留下很深的印象。通过诗歌结缘,借着书信相互交流,他们的爱情成为一段佳话。后来的婚礼也是原创性极强的“诗会婚礼”——那天受邀参加婚礼的诗人,都朗诵自己的诗歌;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也纷纷由电报发来他们的贺诗,“那一刻的浪漫、神圣,真的只有诗才能体会。”

当年,很多事情都能用诗歌来传达。1981年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女排世界杯冠军,举国欢腾。许德民兴之所至,创作了一首诗庆贺女排夺冠,洋洋洒洒写在一片黑板上。复旦诗社的几位朋友特意把这片黑板扛到了复旦当时的中央食堂,挂在大门口旁边,学生们纷纷驻足观看。  

3.jpg

▲复旦百年校庆时历届复旦诗社校友捐赠的“复旦诗魂”雕塑/来源:网络


八十年代的哲学系校友韩国强如此描述当年的盛况:“我对复旦的记忆,一半以上被诗歌占据。初入复旦,我就被这样一种痴狂的气氛所感染——没有哪个同学的床头会不放一本或几本诗集;文科生的私人手册上,抄写着大量自己喜爱的诗篇;在复旦相辉堂和著名的3108阶梯教室里举办的诗歌朗诵会,观者如堵。在这里,复旦诗人们领受着复旦人犹如英雄一般的尊宠。”

诗社回忆

凭借诗歌《心灵的自白》一夜成名的许德民,在校学生会竞选中取得了很高的得票,1981年4月他成功竞选为校学生会副主席。上任后他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成立复旦诗社。

许德民找到了当年各个院系赛诗队中的核心成员,四处打听哪位学生发表过很多作品,再到各个系里寻找活跃的诗歌爱好者和诗人,最终成立诗社。初创立的诗社成员大多都是即将面临毕业的大三、大四学生,相比之下大二的许德民更方便管理诗社,作为校学生会副主席的他能力也毋庸置疑。于是各位前辈共同推选许德民担任复旦诗社首任社长。从此复旦的诗歌爱好者们拥有了共同的组织与纽带。

当年加入复旦诗社的门槛很高。“当时我们是传统观念,想保证诗社成员的质量”,许德民说道。诗社要求各位报名者在报名表中附上自己独立创作的一首诗歌,经过筛选之后才能加入。

复旦诗社成立后的第一次招新中有140余人参加,最终只有将近40人通过选拔加入诗社。重质不重量,高标准的入社门槛给复旦学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德民提到,著名词作家张海宁回忆起当年他加入复旦诗社时仍然十分兴奋。复旦诗社的第六任社长刘原在得知自己被诗社录取之后高兴得不行,拉着朋友一起在复旦本部校区的毛泽东塑像前摆出一个革命舞蹈中斗志昂扬的动作,留下了一张滑稽的照片。

复旦诗社的50余人分成了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小组长和副组长,定期组织开展小组内的诗歌创作、分享与讨论。而在出版新一期《诗耕地》以及筹备屈原奖、青春奖两大诗社赛事时,社员们又重新汇集成大整体。

在诗社的交流大多是纯粹讨论诗歌,这种单纯不断感染着复旦学子。在许德民看来,“复旦学生比较自恋、收敛、自尊,很少有些江湖上传说的诗人放浪形骸的故事”。80年代很多诗人来回走动拜访,但复旦的青年诗人这方面的交际却比较少。“这是复旦诗人的一个现象,不是长处或短处,它只是一个状态。” 许德民说。

作者:李大武 陆宁玥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华诗词学会企业家工委会
京ICP备18058427号-1
投稿邮箱:zhonguoci@126.com 投稿审核时间:9:00-17:00
授权法律顾问单位:北京桂佳律师事务所
北京无戏天下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国词网
中国词网

微信扫码关注

网站建设:蓝杉互动